【重庆】忠县多渠道摸清干部日常表现

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

忠组轩

本报忠县讯 (通讯员 忠组轩)去年以来,重庆忠县通过细化标尺、精准研判、强化管理,依法依规、积极稳妥解决干部"下"的问题。

该县制定领导干部测评细则,将20字好干部标准细化为"15项定性+6项定量+3项一票否决"评价指标,促使干部对标履职、干群对标评价。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12项以及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测评3项定性指标;岗位目标任务完成记实情况、特色工作亮点数等6项定量指标;对组织不忠诚、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或个人档案失真等3项一票否决指标。

为给干部"下"提供确切依据,该县多渠道摸清干部日常表现。实行班子研判,县管班子年度例行回访,每年对每个县管班子至少回访研判1次,全方位了解干部日常表现、群众口碑等。进行数据分析,整合现有干部教育、监督、考核、任免、信息管理、统计等10个干部工作业务系统,建立干部管理全息信息系统信息收集分析综合平台,汇总梳理干部年度考核、表彰奖励、督查通报、信访举报等信息,及时警示提醒干部负面情形,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提供第一手资料。实施部门会诊,联合纪检监察、信访、公安、法检、审计等12个部门,通过数据对比分析、民意印证分析,对干部品行作风、能力业绩、特长特点、廉洁自律、群众评价等进行"画像",重点就干部不作为、乱作为等情形进行定性认定。组织部门根据会诊结果确定"下"的人选,提前约谈干部本人,说明调整理由,听取其陈述意见,综合评估后向县委提出调整建议。去年以来,对5名懒政庸政干部进行岗位调整,推动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的用人导向。

该县强化管理,让干部"下"后有为。通过"三谈"制度,常态化做好思想工作,即主要领导随时谈,所在单位主要领导根据干部日常表现及时扯袖子、咬耳朵;组工干部结对谈,为每位"下"的干部指定1名组工干部结对;组织部门回访谈,了解干部履职情况,指出优缺点和发展方向。建立跟踪管理机制,实行挂单整改,将"下"的干部整改内容、整改措施纳入日常工作辅助系统进行台账管理,动态监测、适时掌握干部整改情况。充分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、非领导职务晋升在干部日常管理中的正向激励作用,对非领导职务晋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。

忘记密码?   /   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