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四川】大力实施“一号工程”

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

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

自2017年以来,四川省人社厅从工作实际出发,响亮提出"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",并作为全省系统"一号工程",大力转变窗口作风、改进政风行风,带动提高人社工作整体水平。

一、以"群众满意"为根本价值取向,明晰建设人社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路径和推进机制

人社部门作为重要民生部门和面对面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,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着力解决服务能力不强、服务作风不佳的问题,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。为此,省人社厅鲜明提出把"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"作为新时代人社事业的核心能力来打造。"一号工程"的根本取向是"群众满意";基本目标是实现"全省统筹、标准统一、智慧融合、方便快捷";建设路径是逐步实现"四化",即服务平台标准化、服务基础信息化、服务机制协同化、服务行为专业化。明确用3年时间,在全省基本建成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。

为务实推进"一号工程",省厅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机制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,成立"一把手"领衔的领导小组和6个工作推进组,按月调度、按季通报,以"清单制+责任制"督导工作落实。二是做好顶层设计,出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,明确3年目标、路径、机制和措施。三是构建制度框架,出台系列配套文件,初步形成系统完备、主次分明的制度支撑。四是抓好示范带动,把成都、宜宾作为全域示范市,其他每个市州选择一个县为示范点,形成上下联动、以点带面的试点示范推进机制。雅安、广元等8个市以政府名义出台文件部署"一号工程",宜宾、乐山等地筹资近亿元全力保障实施。五是强化考核考评,对市州进行综合考评,2017年底"一号工程"考核权重占比达23%。目前,全省已形成各市州争相学习借鉴,你追我赶抓"一号工程"的良好态势。

二、着力加强"四化"建设,努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由"便我"向"便民"的转变

一是着力推进服务平台标准化,让群众"就近办、跑短路"。制定出台全省基层平台试行标准,3年共安排1.35亿元专项用于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。根据地形地貌、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,优化平台网点布局,探索打造"城市10分钟+农村5公里"等多种模式人社服务圈。推动大量服务事项下沉乡村,实现窗口服务"向前移、就近办"。推进社银深度合作,变银行网点为"社保大厅",让银行柜台成"经办前台"。二是着力推进服务基础信息化,让群众"网上办、不跑路"。将"互联网+人社"作为支撑和促进"一号工程"的"头等大事"。建成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14个,实现核心业务数据省级集中。建成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,大力拓展线上服务渠道,实现申报缴费、查询认证、生存验证等服务事项"应上尽上"。三是着力推进服务机制协同化,让群众"一次办、少跑路"。全面梳理服务事项目录,砍证明、减材料、优流程、压时限,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承诺"四川人社事、最多跑一次",省本级实现"最多跑一次"服务事项达95.2%。积极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在省政府一体化政务平台上线运行,省市县三级共上线201项,占省政府部门总量的36.6%。全面推行"受办分离"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新模式,全省半数以上市州实现"一门进、一窗办",服务效率普遍提升50%以上。四是着力推进服务行为专业化,让群众"马上办、温馨办"。制定出台全省系统窗口服务规范、举报投诉闭环处理等制度。深入实施"服务能力提升计划",分级培训窗口人员5.1万余人次。组织窗口作风明察暗访,开展政风行风满意度第三方测评。加强窗口人员考评管理,每年开展全省系统优质服务窗口、优秀服务标兵评选表彰。加强政策宣传解读,重点梳理回应群众普遍关心关注和反映高频的问题,提高群众知晓度认可度。

忘记密码?   /   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