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江苏】扬中奏响乡村振兴人才“三部曲”

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

扬组

推进乡村振兴,必须紧紧抓住"人"这个关键。近年来,江苏扬中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、创新人才引育体系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,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,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、大展才华、大显身手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。

竖好红色旗帜。结合"爱国·奋斗·奉献"专题培训,突出"两弹一星"、西迁精神教育,常态化开展乡土人才国情考察活动。分批分类组织600多位乡村企业家赴井冈山、延安等革命圣地开展爱国奉献教育,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全市共培养江苏省"科技企业家"42人,镇江市"科技企业家"85人,省产业教授28人。

筑牢阵地堡垒。依托镇村两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,设立乡村红色讲堂、乡土人才工作室、人才红色教育实境课堂等36个,举办各类培训150场,培训人次达8000余人,建强用好人才活动阵地。

加强政治吸纳。注重在乡土技能人才、返乡毕业生、乡村企业家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、带富能力强的人才。全市村"两委"班子中现有本科以上大学毕业生192人,占总数的28%,乡土人才254人,占总数的37%。建立各镇街区、市级机关部门党政领导与优秀乡土人才结对联络制度,坚持"月到访、季座谈",以组织关怀增强人才向心力。

绘制"双面"人才地图。向内深挖,通过实地走访,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,采集人才信息及需求清单18000多条,累计解决人才需求284个。向外延展,建立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在外招商引智服务站,依托市镇村三级乡贤组织全面摸清扬中籍在外高层次人才、企业家、大中专毕业生分布领域,为3000多位人才建档立卷,加强联系。近三年,累计吸引700多位扬中籍在外"候鸟"回乡创业,累计投资额达6亿元,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。

畅通"多管"流动渠道。以人才工程为牵引,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,鼓励通过兼职聘用、项目合作、技术攻关等方式,引进农业领军人才,为乡村振兴输送科技创新养分。连续7年实施扬中市本级人才引进类工程"江雁计划",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名。以需求为导向,持续开展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,坚持城乡教师常态化交流制度,探索医联体建设和医护人员"市管镇用"工作机制,推动民生事业人才向乡村下沉。

健全"本土"培育体系。整合示范基地、农业院校、市委党校等培训资源,以"321"培育工程为统领,针对乡土人才、实用人才、乡村科技企业家等人才群体实施专题培训,打造扎根服务的乡村人才队伍。搭建大师工作室、河豚协会、手工沙龙等交流平台,开设竹编技术、水产养殖、河豚烹饪等特色课程,培养乡村技艺"现代传承人"。全市现有江苏省"乡土人才"25人,江苏省"333工程"培养对象40人,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位。

忘记密码?   /   帮助